首页 考公笔试文章正文

2018浙江申论答案_申论求助,求申论大神们看到

考公笔试 2023年12月27日 13:43 36 考公上岸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8浙江申论答案_申论求助,求申论大神们看到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2018浙江申论答案_申论求助,求申论大神们看到

1.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如何读懂要求?
2.申论求助,求申论大神们看到
3.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客观题作答:如何快速从材料中找到核心词句?
4.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应该怎么分析?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如何读懂要求?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如何读懂要求?

提出对策题是申论传统题型,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属于主流测查题型,而且分值偏高,要在提出对策题中拿到高分,不仅仅是简单把题目读懂即可,因为申论所有题目评分的关键还得看要求。因此,华图教育专家特将提出对策题常见的评分要求进行分类介绍,让大家能知晓提出对策题目的得分要领。

其实在提出对策题中,评分的要求有两类:一类是几乎所有提出对策题都应该具备的,叫常规评分要求;另外一类是某些特定的提出对策题,命题者会强调的特殊评分要求。

一、常规要求

提出对策题常规要求主要有:条理清楚、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操作性强。例如:

例1“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例2 “给定材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市 *** 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

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第一,条理清楚。这个评分要求其实是在很多申论题目当中都有的。主要是为阅卷老师阅卷方便服务的,一般是希望考生做题时能够把答案分条书写清楚,而分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在答案之前加上序号,以便答案看起来比较直接明了。

第二,具体简明。“具体”和“简明”看似矛盾,但其实两者所要限制的范围却有所区别。“具体”主要是指对策的内容,要求对策内容详实、具体;而“简明”主要是指对策的表述,要求表达要简单明了,易于把握。

第三,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提出对策题独有的评分要求。主要强调在提出对策前,考生必须知晓提出对策的物件,保证提出的对策是针对解决指定物件或指定问题的,从而保证提出的对策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效果。

第四,切实可行。这一评分要求核心强调所提对策是能够被具体实行的。有部分考生在提出对策的过程中,往往不考虑题目给予的身份,不考虑我国实际的国情,容易提出一些异想天开、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对策。所以,大家在提对策时,一定要让对策符合我国国情实际,要具体可行。

第五,操作性强。强调对策要能够让接收对策者能够轻松拿来具体实行。而考生通常犯的毛病就是提出的对策“放之四海而皆准”,出现一个对策可以解决大部分社会问题。比如,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要加大宣传。而“加大宣传”其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这其实就想告诫各位考生,提对策的时候对策要具体,对策必须要让阅卷老师看到操作的手段,当然最好也能够把对策的内容和效果写上,表现操作性强的评分要求。

二、特殊要求

随着提出对策的发展,这类题目也出现了特殊的要求——观点明确。例如:

例3请根据给定资料1、2、3,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3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建议可行;2.语言简洁,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

很多考生对于提出对策题目出现“观点明确”难以理解,觉得又没有观点,为什么要观点明确。其实我们知道,虽然提出对策题看起来是让我们自己提对策,但是按照申论做题规则来说,对策这类答案要点还是在材料里。不过从材料里面提炼出来的对策往往呈现多、乱、杂的特点,而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却是希望这些答案能够有序排列。这时候就需要考生对对策进行整理,并且明确告诉阅卷老师对策都是从哪些方面提出的。而这里的“哪些”方面就是提出对策题对策的观点。所以,以后考生在做题对策题时,发展要求出现“观点明确”,那就是在提示大家,这道题对策是需要整理,并且要在整理好的对策前面加上“段旨句”,用来告诉阅卷老师,自己的对策是哪几个方面提出的。

申论题目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题乾和要求。题干往往会告诉考生这道题需要回答什么,而要求往往告诉考生这道题你应该怎么回答。所以对于作答申论的同学而言,一定要读懂题目要求。显然,要想做好申论提出对策题,读懂提出对策题的要求至关重要。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对策如何提?

对于申论提出对策题来说,它有一点难度,而这个难度其实就在于审题,提出对策题审题很重要,会审题,“提”出对策就不难了,那么如何审题呢?华图教育在此为考生分析:

第一,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物件审清。因为对策,他要求我们具有针对性,如果你的物件不清,那么会导致我们的答案要点可能就缺乏针对性。比如,针对给定资料提出的问题,提出你的解决措施,那么对于这个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一步很重要。于是我们要回到给定资料,看一看问题到底是什么?这种情况下的话,我们就要先概括问题再提出对策,也就是说,它其实变成了一种两问的形式。那这个时候我们的概括问题就有得分点了,否则就会遗漏要点。

第二,我们要审清楚我们的身份,因为身份决定了我们谈对策的角度,所以说身份不一样,我们的对策可能也不一样,我们的对策的表达也不太一样,所以一定要把身份审清楚。一般在我们身里面有两种身份,一种是 *** 身份,一种是非 *** 身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非 *** 身份,非 *** 身份的话,我们就一定要站在,自身的身份立场上去谈对策,使我们的内容要点更具有针对性。

第三,我们要看一看,对策题的要求,对策题的一般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等要求。针对性,也就是我们去针对我们的题干、针对材料,针对身份,针对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去谈对策;可行性要求对策要符合政治、经济、伦理、技术等方面的要求,符合我国的国情。操作性要求对策具体,不要空谈,要有具体的措施及内容。除此之外,对策题还需要审清楚范围,确定我们在哪个材料找要点,当前考试一般都是某一则材料或几则材料,往往都是片断材料。还要看字数要求,根据字数确定要点的加工书写。

2018公务员考试如何答好申论提出对策题?

对于申论考试而言,近几年来,提出对策题单独命题的频率在逐渐降低,更多的是要将提出对策这一能力与综合分析和贯彻执行题融合在一起考查,但是尽管它单独命题的频率在逐渐降低,但是只要它单独命题,你就会发现它难度还是比较高的,难度在于一是提出对策到底该写几问这个问题让人困惑不解,二是提出对策题提出的对策往往泛泛而谈,假大空。华图教育专家在此针对作答这类题目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对于提出对策的问数而言,我们该如何确定?

我们在前边申论怎么答的时候有一个申论的作答原则是问什么答什么。而当面对我们的提出对策题的时候,它一般给我们的问法就是“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于是很多人就认为我们的答案只需要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即可。

但事实上并不是,例如2012年地市这道题,题目如下:“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 *** 有关部门参考。若学生只看到题干部分时立马想到的是我们的作答原则“问什么答什么”,一定认为只需要写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即可。但事实上并不是,我们除了要写到问题的解决措施或办法之外还需要概括问题,但我们的问题和对策所占的篇幅并不是一样的,而是问题简略概括,所占篇幅较少,而对策所占篇幅较多。

但如果我们的题目换成这样:“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公交站点设定不合理,公交车停靠不一致,无过街人行横道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假定你是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 *** 有关部门参考。这时候我们的答案只需要写一问即可,就是我们提出的对策。那么对于提出对策题到底答案应该是一问还是两问,我想通过举例大家应该已经明白,如果我们的题目没有给我们明确列出问题,这时候我们的答案既需要列出问题又需要写出对策,而如果我们的题目简单的列出了问题,这时候我们的答案只需要写出对策即可。

其次,在写对策的时候是我们的一个难点,因为对于对策我们很难在材料中找到直接对策,因此我们需要根据问题原因或经验教训去推对策,往往这就难倒了一大批理工科的考生,语言功底较差,写出的对策往往是一句话空洞泛谈,例如现在面临新兴事物共享单车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很多人会将共享单车私藏到自己家,面对群众出现的这一问题,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很多人提出的措施就是一句话:加强思想建设,这就是典型的假大空,泛泛而谈,那什么才不是假大空呢,“居委会针对市民私藏共享单车这一情况,利用媒体宣传共享单车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居民共享的意识”,这样的对策才叫具体,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操作性=主体(谁来做)+客体(针对什么)+手段(措施)+目的,主体也就是说我们写的这个对策一定要写上是谁做的,客体也就是说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是针对什么做的,手段或措施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做,目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么去做我们会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和效果。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怎么抓题目要求?

题目要求一般会对作答进行规范,这一规范其实本身就容易暴露出题目要点的数量。观察点一般有两个:一是有无概括说明。如果有概括性说明(全面准确、概括准确、问题定位准确、明确界定问题等),这道题也应该是两问。比如“1.观点明确,建议可行;2.语言简洁,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这就属于没有概括说明,提出对策题为一问。又比如“明确界定问题,对策切实可行,不超过500字。”这里的“明确界定问题”便表明了这道题是要概括问题的,同时又有“对策切实可行”,那答案要点必然是两问——问题+对策。因此,要求里面只要有概括性说明,那提出对策题即为两问。二是观察题目字数。提出对策题的字数基本上不超过400字,且题目的要点都是两问。所以其实题目字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判断题目问数,但它不能独立作为判断题目一问还是两问的标准,只是用来警醒考生,如果一道提出对策题的字数比较多(一般400字或者超过400字),建议反复确定题目的问题数量。

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如何得分

公务员考试在做申论时如何就提出政策得分可以参照下面的思路:

一、对策应具有针对性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提出对策的本质。针对性包含两个意思:一是针对问题,首先要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找出来。二是针对材料,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对策都存在于给定材料中。

二、对策应具有角色性

申论考试中很多对策类试题会给出具体的角色要求,对于这类题目,提出的对策一定要符合题目限定的身份。

三、对策应具有可行性

即所提对策应是具体可行的,能够达到实施条件的。可行性又具体包括四个层面的要求: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

四、对策应具有操作性

操作性主要要求的是对策要具体。要有明确的实施主体、物件、目的、客体和内容。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怎么抓题干物件?

提出对策题的题干物件即这道题的对策、方案、方法等针对的问题。比如 “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那这道题的物件即“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判断一道提出对策题问数的关键之一就是看提问物件是否明确。明确就是物件直接交代,不明确就是物件不清楚、需从材料提炼。比如2016年上半年四川省考试题,“就大学生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建议”。这道题就明确交代了提出对策的物件——提高创业成功率。既然知道针对哪个具体物件提出对策,物件明确的提出对策题就只有一问。又比如 “请就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这道题就没有明确交代提出对策的物件,因为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哪些我们不清楚,需要从材料中提炼后才能提出对策,所以提出对策的物件不明确答案要点就应该是两问。由此可知,提出对策题的提问物件明确,答案为一问,只需要回答对策即可;提出对策题的提问物件不明确,答案为两问,提问物件+对策。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怎样审清问数?

一、问数要审的清

对于提出对策题型究竟是“一题一问”还是“一题两问”,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一)题干作答物件是否明确

1、例:请针对给定材料中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谈谈你的对策建议。

2、例: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对策建议。

华图分析:对比以上两个例题,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例1作答物件非常明确,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例2作答物件比较模糊,审完题目之后并不清楚要解决什么,所以例2在答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作答物件,也就是先将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概括,然后再针对问题提出建议。综上所述,提出对策题型考生要清楚自己解决什么,如果题干作答物件不明确,就要注意一题两问的情况。

(二)要求是否有多问表述

例:“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 *** 有关部门参考。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华图分析:阅读以上题目可以发现不仅题干未明确作答物件(市民出行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要求中更是出现了多问表述,要求“1”是归纳概括的要求,要求“2”是提出对策的要求,所以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是归纳概括题型与提出对策题型混搭出场的一题两问形式:概括+对策。这也是各位考生在考场上判断提出对策题型问数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审清问数有什么作用

(一)注意不同问数的作答范围

例:“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 *** 有关部门参考。

分析:有很多考生看到题干中出现材料范围,就会马上主观认为答案必定只会出自这则材料,殊不知这里也会存在陷阱。正如以上例题,题干中只是明确“T市市民出行问题”来自“给定资料4”,但是却并未提及对策也只会来自给定资料4,这时候考生就需要通读材料看看哪几则还讲到了“市民出行”的相关问题,如果有,就要扩大答案范围,如果没有,可以从“材料4”中进行找取,所以以此来确保不同问数的答题范围比较保险,不易遗漏答案采分点。

(二)注意不同问数的字数分配

华图分析:有些考生看到提出对策题型出现多问的时候,会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分配,但是按照申论考试的题目分析来看,一般在“概括+对策”的两问形式中,第二问的字数占比会更多一些,对策不可谈的太空,要根据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2018公务员考试提出对策题如何拿高分?

一、对策的寻找方法:

1.直接对策:

例如:食品企业应当将自律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不能把食品安全的“宝”全部押在从业者的良心上,还应该强调“他律”,已真正地实现食品安全。

此处提炼:出自律、他律。

2.间接对策:

例如:捕杀狗的事件一再发生,根源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和立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此处提炼:完善法律

3.经验教训推对策:

例如:德国联邦 *** 每年投入80亿欧元用于文化事业,有了这样的保证,国家为文化“埋单”的模式反而在经济危机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如果大部分经费都是有私人出的,像美国那样,文化成为经济的牺牲品。

此处提炼“埋单”(加大资金投入)。

二、书写方式:

在提出对策体重要牢记答案要书写完整,一般采用“主体+客体+手段+内容+目的(结果)”的逻辑进行书写,比如 *** 要加大对于食品企业的卫生资质审查,确保食品安全。 *** 就是主体,食品企业就是客体,审查是手段,卫生资质是内容,确保食品安全是目的(结果)。在书写答案时按照逻辑书写能够全面准确的将找到的要点进行完美呈现。

三、重点提示:

完善法律要明确如完善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要具体;加强监管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思考,如监管可以分为 *** 监管、企业自身监管、群众监督;而一般个人意识观念有问题一般采取的对策是舆论宣传引导或教育引导(这里宣传和教育有区别,如果是小的群体可以教育培训,但是大群体只能同过宣传引导);对于维权来讲可以增强维权意识,对于工人企业员工群体可以加强工会建设等等。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需要注意哪些?

公务员考试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申论更不是人们所说的“写空话、喊空口号”,而是越来越立足于当前的理论政策及社会热点。而对于考生来说,就需要首先认识这些社会问题,能够抓准这些社会现象;就必须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可以用文字清楚地表达出你的方案、措施、解决办法,也就是在申论题中经常考到的提出对策。当然这里的对策必须要求具有可操作性。这也在表明,申论越来越注重考生的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光会“动动笔杆子”。而如何使所提的对策更具有可行性,是考生在平时练习当中要多加注意的。

题目:假如你是 *** 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解答题时考生要考虑到:

一、注意明确题目中身份

所提对策一定要和题目中所赋予的虚拟身份相符合。这道题目中的给定身份是一名工作人员,是公务员,所以所提的对策不应该超越你的职权范围。比如出台某某规定某某政策就不在你的职权范围之内,但是可以通过申请等手段解决问题。

二、注意结合材料和自身生活经验提对策

所提对策符合实际,不夸大,不主观。针对概括的问题考生提出的对策可以是加强宣传、认可与自豪感;解决工人的生活问题,并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完善社会福利,提高工人的社会水平;完善相关部门监管制度;增强企业中的人文管理。

三、注意要考虑全面,周到

不仅考虑到引起问题的原因,从源头上遏止,而且要防患于未然。所以针对新时代工人,不仅要在其问题出现后解决问题,还要在其问题没有出现时做到相关防范,如在企业里配置心理辅导人员等。

考生所提的对策一定是针对题目中所出现的问题的,不是只要是对策就可以,切忌为了提对策而提对策。题目是针对新时代工人所提的问题,那我们就不能提和新时代工人无关的,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占用字数。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时如何选择要点?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提出对策题型在山西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属于出现较早且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从思考逻辑的复杂层面来看,提出对策题其实思维框架相对简洁,主要是在审题环节找准中心问题,也就是对策的核心物件,围绕核心问题,回归给定资料,进行细致阅读,将与题干核心问题相关的应对举措提炼出来,进行简单的逻辑排列即可。

如何从长篇材料中梳理出明晰的逻辑,找到与题干相关的对策,在此,中公网校专家介绍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也具备顺承逻辑,依据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别运用。

一、直接对策法

在材料里面出现明显的提示性对策词汇,如将、应该、采取、利用、凭借等表示措施类词汇,则可直接将材料原话进行提炼,转化为相应答案。如选调生真题材料中如下段落:

“中宣部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是繁荣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要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发掘历史文化的丰厚资源,立足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 *** 。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培育文化创新主体,不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上面这段材料则是直接的对策表述,提炼其中的关键语句,即可形成最终的答案。

二、间接对策法

材料中呈现问题的具体形式以及原因,均可由此推出相应对策。问题前加转变、提升、改善、完善等词汇即可将其转换为相应对策。例如:

“她说,前几年广州市各中学要求学生必须到南越王墓、黄埔军校、农讲所等文物保护单位参观,接受乡土教育,但是由于许多东西与考试无关,也渐渐流于形式,学生参观时的态度根本不认真,属于典型的“到此一游”,因为学校关心的只是学生是否到过这些人文景点,而孩子们也只是拿着表格到这些景点盖个章就了事了。”

问题是教育流于形式,对策直接在前增加不要即可。

三、自创对策

材料中的内容有时较为缺乏,在依据缺乏的情况下,可从思想、教育、管理、利益等层面进行自我扩充,即为自创对策。

更多备考资讯,详情请关注公务员考试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申论求助,求申论大神们看到

今年省考改革最凶残也最直观的就是行测140道题的变化。在此之前的省考多是维持在120道题(B卷)或125道题(A卷);而2018年浙江省考AB卷都是140道题,AB分卷也不太明显,除了题量一致外,在各模块排布上表现出细微的差异化。

今年申论考试没有多大的变化。时间不变,题量不变,依然是多维常规题型,没有出现很难的偏题、怪题。相对来说,2018浙江省考申论考察趋于稳定,难度系数不大。

浙江省于2015年开始参加全国多省联考,而在此前一直都是独立命题。如今,2018浙江省考又将脱离联考而独立命题。结合往年独立特色命题,浙江独立命题特色体现在这几点上:

第一,从内容上来看,申论材料的内容基本上是紧扣浙江实际,宣扬浙江的一些特色。而参加联考的申论材料就会比较范,不会这么集中在浙江特色。

第二,从主题上来看,申论是主题优先的,先确定主题,再开始命题。申论主题有这五种: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是我们申论的母主题。每一年都是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切入下去,来命制这6千到8千字的材料。2018年浙江省考的主题立足于小微企业的发展,从拉动消费、注重双创到重视小微企业发展,这是助力浙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第三,从题型上来看,浙江省考自从2013年分卷考试以来(AB卷),对于大作文而言,多是得大作文得天下。其中A卷普遍是以***为话题的话题作文;B卷多是以***为题的命题作文,或者就是结合材料主旨,自拟题目。但是今年申论B卷出现了一个特色:就是谈对一句话的理解,写一篇大作文。从这细微的改变之处,可以看到,今年省考申论的命题是以国考为风向标。这是在向国考命题靠齐。因为谈谈对一句话的理解写一篇大作文,这类理解题常在国考出现。因此,这是值得考生备考注意的地方。

浙江省考单独命题时,申论一直都着眼于经济发展。经济领域,对于考生来说,普遍是一个比较匮乏的知识领域,对于此类话题没有多的素材积累,如果老师课上不补充的话,比较容易在写作文时处于懵的状态。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时,要紧扣浙江实际,一定要了解浙江特色的一些知识点,比如浙商精神、红船文化等等;积累经济领域的相关话题与素材;同时,注意下浙江的理解类题型。

公务员考试的每一道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2018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考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拉开考生的差距,更是为了选拔合适有用的人才来为人民服务。

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客观题作答:如何快速从材料中找到核心词句?

一、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个好开头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很多同学在考试时往往纠结于开头的书写,难以下笔浪费大量的时间。文章的开头主要是为了引出观点、解释主题或强调主题的重要性。只要把握了它的本质,开头写作并不难。

以2016年副省作文为例(“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三种文章开头的写作方式。

转折递进式:好现象(意义)描述+转折词+问题描述+分析问题+亮明观点。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繁荣发展,世界地位不断增高(好的现象),但(转折词)国人不文明行为屡被曝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大国形象,究其原因国人是对传统礼仪以及基本规矩的漠视(分析问题)。因此,倡导国民学礼,树立大国意识成为提升我国世界形象、展示大国风采的重要途径(亮明观点)。

解释主题式:解释主题的含义+主题的重要性(或问题+危害)+亮明观点。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说人如果不学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行事。(解释)从丝绸之路友好经济的互通,到郑和下西洋和平丰碑的树立。诚信知礼、以人为善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意义)倡导全民学礼树立大国风范,向世界展示大国风采,彰显独一无二的中国范意义非凡(亮明观点)。

排比式:从……,到……,再到……;无论是……亦或是……还是……把3个或3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如:从程门立雪流传为尊师典范,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再到孔融让梨尊重兄长,团结友爱。传统礼仪流传至今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保留着历史留下来的珍贵足迹。在国民素质堪忧,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现象比比皆是的今天,倡导全民学礼,拾起传统礼仪的提高国民素质迫在眉睫。

国考在即,希望考生们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提高答题效率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在申论答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又快又准的作答。以上三种开头方式可以多做练习,加快写作速度。

二、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找立意的三条基本标准

“得申论者得公考、得作文者得申论”,在申论考试中,大作文一直是申论的必杀之技,也一直是必考题型,分值稳定在35分或者40分左右。很多考生也清楚大作文写作关键在于谋篇布局,也就是文章总、分论点的选取,现我们就文章立意选取做出以下三方面分析:

一、文章立意“对不对”?

首先,要明确在国考当中,总论点的选取还是较为简单,一般而言想要写一篇跑题的文章也不容易。

比如:2016年国考副省级作文:

“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此篇文章只要能够围绕“学礼”和“立”之间的关系去展开就是一篇不跑题的文章,但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有的考生去写“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的考生写“教育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这些都是属于跑题的作文,未能很好的利用题干中给出的这句话。

二、文章立意“深不深”?

继续刚才的2016年国考副省级的作文。这篇文章的围绕“学礼”和“立”之间的关系去写,那么问题又来了,“学礼”的“礼”指的是什么,我们考生通过阅读材料第三则,不难发现,“礼”指的是“礼貌”“礼仪”“规矩”,那么“立”指的是什么?“立个人、立社会、立国家、立天下”?这里选取的角度就有很多。国考中,一类文有个明确的标准,就是必须要做到观点明确、见解深刻,所以广大考生在选取立意的时候尽量选取角度更广、眼光更高、格局更深的去书写,本篇文章很明确了,最深刻的立意是——学礼才能立国家。

三、文章立意“好不好”?

文章立意做到又正确又深刻已经实属不易,在此基础之上,考生若能优化一下立意,效果会更好,有望得到更高的分数。

比如:学礼能够立国家,可以优化为“学礼方能彰显大国范儿”,这样是最好的文章立意。

总之,在国考中立意的选取至关重要,把以上三点把握好,相信考生们对于文章立意选取有了风向标,最后,希望考生能早日成“公”!

三、2018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的十个精彩作文结尾

2018年公务员考试相信很多同学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同样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作文还存在着一些困惑,针对这一部分同学,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热点话题的十个精彩作文结尾,希望大家参考、积累,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一、治理能力

《老子》讲:“政善治,事善能。”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满足日益增多的公共服务需要,真正做到现代政府的转型升级,由此实现“乱云飞渡仍从容”,入深水得蛟龙。

二、简政放权

对于政府来说,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不简单也不容易。把该放的权真正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切实管住管好,才能收放自如,落实改革要求、破除沉疴积弊、释放改革红利。

三、法治建设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进而通过善法实现善治,既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群众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四、绿色经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惠普的民生福祉,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旅游产业日渐兴盛更启示我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人民群众来说,绿水青山既是宜居之园,又是发展之源。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共建生态宜居城市,奏响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之美。

五、中国制造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要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不断在坚守中变革、与传承中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在工业4.0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 ?

六、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七、道德建设

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基础和面貌。在这样一个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既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又要有实际的行动;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又要有严格的自我约束,加强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人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八、群众路线

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从仁宗盛治到仁宣之治,我们看到历朝历代只有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才能书写自己的辉煌。而中国***治国理政的历史,恰恰就是一部人民史。推动这部历史向前发展,就要继续把脚本交给群众来评判。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前进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九、生态文明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权过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是生产生活环境。

十、美丽中国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是保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只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山更绿、水更清、林更密、田更肥、湖更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才不再遥远。

四、2018公务员考试考前必背写作素材

(一)民生类

1.圣人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

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3、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

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二)道德类

1、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2、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3.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5、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勉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三)法治类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

3、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4、徒法不足以自行

(四)创新、教育、文化

1.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创新)

2、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5、文以化人,艺术养心

6、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五)治国理政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勤政)

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路线)

3.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本思想或群众路线)

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职;

5、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

6、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结尾常用过渡句

1、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3、观念的改变,不可能奏效于一时;矛盾的解决不可能毕功于一役。

4、国为天下之国,故此中华之兴亡,匹夫有责;人为自由之人,故此中国之强弱,人皆有担当。

5、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7、功崇唯志,业广唯勤

结尾常用展望未来

(一)政治方面:

1、助力中国开启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抵达治国理政的新高度,解锁社会主义的新优势。

(二)社会民生方面展望未来

1、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拓展新的疆界。

2、以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宣言,实现“学有所养、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

3、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二)文化、道德方面展望未来

1、以凝聚共同理想,提升时代精神,塑造社会价值的内核,赋予时代前行的信心。

2、以充实中国社会进步的底气,铸就中华民族迈向未来的软实力。

3、让人性光辉永在、民族精神永存、社会发展永续。

4、凝聚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5、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强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6、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三)宏观的展望未来(适用范围不限):

1、向着物质丰富、精神充实;福利改善、权利拓展的社会主义新高度迈进。

2、奏响改革大业最激荡人心的恢弘乐章,造就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3、让我们静看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确立自身的坐标,一个伟大的文化历经盛衰荣辱,在复兴之路上扬帆起航。

4、在举世瞩目的奋进中创造奇迹,写下辉煌。

5、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一个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巍然屹立,岿然前行。

6、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7、让古老的中华民族踏上豪迈壮阔的征途,迎来伟大复兴的前景。

8、为民族复兴筹、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

9、续写一个古老民族奋发图强的激情文字,托起五千年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百年梦想。

预祝广大考生备考顺利通关!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题应该怎么分析?

一些考生对于申论中的客观题也就是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和贯彻执行题的相关技巧掌握依然不牢,甚至部分考生做题时没有办法回到材料中找到最核心最关键的词语和句子。对此,华图教育专家针对考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大家讲解客观题型的相关技巧。

一、判断题型。

判断题型是做题时需要做到的基本步骤,只有题型判断对了才能对症下药最快速的回到材料中寻找答案。对于客观题型来讲,只有题型判断正确,才能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进而找到最精确的答案。比如当材料中出现归纳、概括、概述、简述等词语时我们可以断定这道题是归纳概括题;题目中出现对策、建议、措施、解决办法、化解思路等词语时这是一道提出对策题目;题目中出现分析、认识、评价、观点、看法、理解、见解时,这是综合分析题;除此之外基本都是贯彻执行题。

对于客观题型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宁滥勿缺。凡是不确定的答案建议大家一定要写下来,即为宁滥勿缺;

2.客观。小题型答案基本上都来自于材料,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自己去编写答案,只需回到材料中找关键词即可;

3.该题型不要写废话,如概括问题,只需回到材料中找不好的词汇作为我们的答案;概括原因只需要关于原因的相关关键词,以此类推即可。

二、问什么答什么

如果让我们概括问题,回到材料中找问题即可,即如果材料中出现的不好的词汇如困难、瓶颈、尴尬、弊端、挑战、摸索等时即为问题的答案。让我们概括原因,当材料中出现由...导致、由...引起、与..有关、源于、归咎于等相似词汇时出现的即为原因的答案。另外当材料中出现问题时,加“由于”推论,如果推论结果是题目中问的内容,该问题即为原因的答案。当材料中出现好的词汇的时候即为积极影响,如“网络可以凝聚民族精神”即为网络的积极影响。如果材料中出现不好的词汇,即为消极影响,如“网络容易导致个人隐私的泄露”。当概括对策时,材料中出现动词即为对策的答案。另一方面,材料中出现应该、需要、要求等辅助性词汇时也为对策的答案。总之,需要大家记住,题目让我们写什么我们就写什么,回到材料中找相关答案。

综合分析题也是如此,题目中出现什么,回到材料中找什么即可。

再如,请谈一下你对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这句话的理解?

题目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因此回到材料中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且强调是比长城、故宫重要,回到材料中找关于长城、故宫的相关信息,肯定是我们的答案。贯彻执行题也是如此。

三、学会使用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是指当材料中某几个地方出现相同领域、相同范围、相同主体的相关答案时,按照该领域、主体、范围合并相关要点,把属于相同主体的答案找点合并,把属于另一主体的相关要点合并。总之,大家记住,只要答案中出现相同或相似内容的要点时要合并在一起写,这就是合并同类项。

总之,华图教育专家提醒大家按照以上方法回到材料中找相关答案,客观题基本上就简单许多。

一、辨析题干,明确要求。国考申论中的综合分析题,一般是要求就某个话题、某句话来谈认识、理解、看法等。此类题目无论题干如何设置,其共性思路都是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的思路进行作答。例如2017年国考真题“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依据‘给定资料2’,阐述划线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纹’的意思。”其基本思路就是针对题干中的话题,阐述城市水系就像城市指纹的意思,分析为何城市水系像城市指纹,以及针对这一话题谈对策,如何才能让城市水系更好发挥作用。

二、梳理材料,梳理要点。申论题目的答案要点大都是来源与材料,对于综合分析题亦是如此。所以,在能够针对题干明晰作答的话题之后,就需要能够回归材料去找寻要点了。根据近两年国考综合分析命题的趋势,综合分析题目所对应的材料一般都较为晦涩难懂,需要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才能更好应对。在此,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考试中若是对材料理解不够透彻的话,可以“宁滥勿缺”的原则,尽量多的罗列答案要点,以求得分几率最大化。

三、整理逻辑,规范书写。在材料中梳理完要点之后,就该规范的去进行书写了。尤其是对材料中的要点进行同类合并,在合并过程中应主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要能将相同要点合并,并能够尽量条理化书写,让答案一目了然;二是合并不必强求,因为考试时间往往非常紧张,对于在作答过程中自己难以准确判断和拿捏的要点,直接书写即可。

标签: 2018浙江申论答案_申论求助 求申论大神们看到

考公笔记分享Copyright ◎2021 考公笔记分享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3003779号-5 考公笔记分享全力收集整理 主题作者QQ:暂无